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查看: 9479|回復: 5

MTBF 假設條件?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13-11-6 20:29:12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請問各位前輩~

在實作驗證產品是否達到設定/ 估算的 MTBF 時

常會以 "多"個 sample 來共同執行相同環境條件
以達到減少實際驗證時間

Ex : 總實驗時數 = 10,000Hrs , Sample Size = 10
       則每一樣本僅須在相同實驗條件下執行 10,000/10 = 1,000 Hrs
       即認定產品有達到預設目標

那,
1. 實驗流程(以總時數/ 樣本個數)是否正確?
2. 若實驗流程正確, 則直接平均(除)實驗時數邏輯條件在於?

若提問有愚昧之處~ 尚請見諒!!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13-11-7 18:59:02 | 顯示全部樓層
由失效數據分析獲得產品壽命分布。如果不是指數分布,則以平均值代表MTBF並不正確!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13-11-7 22:02:07 | 顯示全部樓層
會這樣算的假設前提是,產品的失效過程是Poisson process,
也就是產品的失效機制是屬於沒有累積性的。
但是即使是這樣,也不宜用很多的試件,而每個試件都做很短的試驗時間!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| 發表於 2013-11-10 22:13:24 | 顯示全部樓層
Dear 廖博

才疏學淺, 仍向廖博請益如下
1. 如果是指數分析, 那實驗流程(以總時數/ 樣本個數)就是合理的做法嗎?
2. 如果第一項合理, 那這邏輯合理性在於?
3. 在這樣說明下, 則需要確認失效模式是否為指數分布了!?

Dear 許博

謝謝許博不吝指教...仍有不明之處請教如下!!

在這樣的規則邏輯下,
則需要先行假設其失效模式是否相依於溫度
且, 必須確定 "不" 為累積性失效~  
但, 在民間公司實際產品開發執行層面似乎有所困難
是否能有其建議執行做法? or 實作 MTBF 驗證的假設與實驗作法?

另, 解說中有提到不宜用很多試件?
那, 怎樣的數量算多? 是否有其總時數的相依規則?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13-11-11 11:06:41 | 顯示全部樓層
一點都沒有困難!自己研發的產品應該自己了解失效特性啊,
如果在研發過程中有好好做FMEA,自然就瞭解了!
如果FMEA沒做!也不了解產品失效特性,萬一有損傷累積的失效機制存在,那麼產品在市場上用久了,也自然會發現有壽命的問題,那就是隱含產品失效機制中有損傷累積的失效機制存在,只不過這時候就太慢了!
工程師只有老老實實的了解自己的產品才是正道,自家產品特性別人是無法告訴你的!
就像是自家生產的油有沒有含銅葉綠素,如果自己都不知道,那麼有誰能知道呢?這算是負責的做法嗎?
至於試件數量問題,如果是件數量多到讓每個試件都只做很短時間的試驗,短到不夠讓產品完成他的任務,那就是太短了,也就是是件數量太多了!例如,冷氣機假設每次開機就操作8小時,而試驗時,你只讓每台冷氣機跑1小時,那就明顯太短了!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13-11-11 19:11:02 | 顯示全部樓層
1.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? 進行試驗前,除非以前做過(所謂貝氏先驗資訊),否則試驗規劃時,是不可能知道產品的壽命分布的!
2. 如果以前做過,也知道是指數分布的話,那實驗流程(以總時數/ 樣本個數)就是合理的做法。
3. 若產品有老化、磨耗的失效模式,只用大樣本的很短試驗時間,就不能真正測出產品真的失效模式(如許博所述)。此時考慮將應力提升,以加速壽命試驗的手法,可能比較合理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睿地可靠度論壇(TW-REDI Forum)

GMT+8, 2025-7-5 21:41 , Processed in 0.029208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